无处遁形,畜禽抗生素跨类多残留检测国家标准发布实施!

本项目共设置6个课题,课题5为所获技术的验证改进与成熟度分析,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主持。团队以规模化生猪和肉鸡养殖场为研究重点,验证课题1-4研发的减抗技术在不同用药量下的畜产品及粪水中的药残和病原菌耐药性情况,同时进行技术的社会及养殖场可接受性分析。

  目前,课题已经形成国家标准《畜禽血液和尿液中150种兽药及其他化合物鉴别和确认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法》 以及《畜禽血液和尿液中160种兽药及其他化合物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上述方法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精密度和灵敏度。该标准已批准发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即农业农村部公告第197号-9-2019和农村部公告 第197号-10-2019。

此外选择了北京某规模化猪场中为研究对象,对猪场中不同育龄、不同健康状态、不同地理分区的猪进行了细菌分离以及耐药性检测,分析育龄、空间等因素对耐药菌耐药性的影响,明确传播途径,为养殖场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1. 制定标准《畜禽尿液、血液中160种兽药及其它化合物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为行业监管提供技术标准。

本标准使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方法开发。使用仪器型号为美国安捷伦公司的1290超高液相色谱和6470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本标准适用于猪血、牛血、羊血和鸡血以及猪尿、牛尿、羊尿中160种兽药及其它化合物的测定,测定方法检出限为0.3~2 µg/L,定量限为1~5 µg/L。用乙腈在弱酸性条件下从畜禽血液和尿液中提取兽药及其它化合物,经QuEChERS方法净化,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进行检测,采用基质匹配法校准,外标法定量。其中160种兽药包括解热镇痛类(4种)、咪唑与苯并咪唑类-112种)、中枢神经类(6种)、咪唑与苯并咪唑类-218种)、非甾抗炎类(9种)、青霉素类(1种)、精神类(5种)、喹诺酮类(18种)、甾体激素类(25种)、兴奋剂类(3种)、磺胺类(21种)、β-受体激素类(13种)、抗真菌类(2种)、抗组胺类(9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4种)、聚醚类抗生素(1种)以及其它化合物类(9种)该方法高效,可操作性强,具有较好的选择性、精密度和灵敏度。

image.png

1  268种兽药的一级全扫描提取色谱图(50 ng/mL)

2. 制定标准《畜禽血液和尿液中150种兽药及其它化合物同步检测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法》,为行业监管提供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猪血、牛血、羊血和鸡血以及猪尿、牛尿、羊尿中150种兽药及其它化合物的鉴别和确认,其他畜禽血液和尿液可参照执行。血液和尿液中的兽药及其它化合物可在弱酸性条件下用乙腈提取,经QuEChERS方法净化后,利用液相色谱-高分辨串联质谱UHPLC-Q-TOF进行鉴别与确认。

image.png

图2  233种兽药的一级全扫描提取色谱图(50 ng/mL)

3. 北京市某规模化猪场中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传播因素的研究。

控制细菌耐药性首先要了解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方式,但目前关于养猪场中大肠杆菌耐药性传播的研究较少,因此通过研究规模化猪场中大肠杆菌耐药性及耐药基因传播的相关因素,可以帮助养殖场找到耐药性传播的关键控制点以及帮助养猪场调整养殖模式,降低细菌耐药性传播,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现今,在规模化猪场中,抗生素的使用可能是导致生猪产生抗生素耐药性的主要原因,但它可能并不完全决定猪群的耐药性水平,季节、生猪类型、畜群规模、动物接触等因素也会影响耐药菌的出现和传播。本课题为了解规模化养猪场中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传播因素,采用纸片琼脂扩增法测定大肠杆菌对1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SPSS逻辑回归分析季节、生猪类型、用药种类和采样部位对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的影响。

image.pngimage.png

image.pngimage.png

图3 不同采样分析大肠杆菌对10种抗生素敏感性(A:季节 B:生猪类型 C:用药方式 D:采样部位)

image.png

图4 不同用药方式对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影响

image.png

图5 不同采样季节对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影响(A:春季 B:夏季) 

image.png 

图6 不同生猪类型对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影响(A:保育猪 B:病猪 C:母猪 D:育肥猪)

结果表明,季节、用药种类和生猪类型对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传播有影响,而不同种类用药是影响猪源大肠杆菌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因素,这种传播方式可能与耐药基因的水平传播显著相关。

以上成果为规模化猪场合理用药及调整养殖模式提供科学依据,以降低细菌性疾病的危害,减少细菌耐药性传播,保证畜禽产品质量安全,并为进一步研究大肠杆菌耐药机制提供理论基础。